中国健康网 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 注册会员| 登录本站 中国健康网
热门搜索:
更多

养生中国|十二时辰、子午流注与“天人合一”

2019-12-13 来源:未知 编辑::ldh 阅读

养生中国|十二时辰、子午流注与“天人合一”

养生中国|十二时辰、子午流注与“天人合一”

养生中国|十二时辰、子午流注与“天人合一”

“子午流注”犹如一个人体生理周期表,是人体“小宇宙”的全息图示。关注人体健康,从关注人体生理周期开始,不但从医者要懂、要研究,每一个人、每一个关心自身健康的百姓都应该要了解。

一、传统医学对“子午流注“的论述

养生中国|十二时辰、子午流注与“天人合一”

传统医学子午流注来源于道家朴素的唯物辩证观,受中华哲学思想影响,主张“天人合一”。子午代表着阴阳,流注代表阴阳对应的传输关系。从中以天气的四时节气,以年份而分,在日每天为十二时辰,而每一时辰又以早为阳升,午为阴升,天理循环,往来不息。以此,认为人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应按大理适时,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运行的规律,其中又把天干地支对应在万物之中,而其中的五行正是告诫我们,世间万物都是由五种物质而组成的,即“金、木、水、火、土”,按今天我们科学证实其中也包括磁、波、场、电、气。可是,这些都是以虚无(即肉眼看不到的虚物质)的方式而运行,出入于我们的万物之间,其中的物质都会受到温度和光线差异而活动,所以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同时也直接同我们人类的气血运行、脏腑经络的自调有着直接的联系。把人的脏腑在12时辰中的阴阳气血兴衰联系起来看,用图表示,就会看出,环环相扣,循环无端。

传统医学受中国哲学思想影响,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中国的“子午流注”理论历史悠久,其理论基础存两千多年前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奠定,在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宝库中,是最具有特色的宝贵理论

子午是指时辰,流是流动,注是灌注。子午流注理论是把一天24小时分为12时辰,对应十二地支,与人体十二脏腑的气血运行及五输穴的开合进行结合,在一日十二时辰之中人体气血首尾相衔的循环流注,盛衰开合有时间节奏、时相特性。

二“子午流注”循行图示及注解

养生中国|十二时辰、子午流注与“天人合一”

子时(23点至l点),胆经最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日久子时不入睡者面色清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胆怯”。这个时辰养肝血(阴)最好。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黄帝内经》讲:卧则血归于肝”。所以丑时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神充沛。寅时,有肺病的人反映尤为强烈,剧咳或哮喘或发热。

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因此,大便不正常者在此时需要辨证调理。

辰时(7点至9点),胃经最旺。人在7点吃早饭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嘴唇干,重则唇裂或生疮,可以在7点清胃火。胃寒者7点养胃健脾。

巳时(9点至1 1点),脾经最旺。“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否则唇白,或唇暗、唇紫。脾虚者9点健脾,湿盛者9点利湿。

午时(1 1点至13点),心经最旺。“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心率过缓者11点补心阳,心率过速者滋心阴。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输送进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饭后两胁胀痛者在此时降肝火、疏肝理气。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即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尤为突出,在这个时间滋肾阴可调此证。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经过申时的人体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肾阳虚者酉时补肾阳最为有效。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心发冷者戌时补肾阳,心闷热者戌时滋心阴。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可惜现代人能做到的很少,亥时百脉皆通,所以可以用任何一种进行调理。古籍《灵枢》:“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同纪。”

子午流注者,谓刚柔相配,阴阳相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也。何以子午言之?曰: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流者,往也。注者,住也。天干有十,经有十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余两经,三焦、包络也。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此二经虽寄于壬癸,亦分派于十下,每经之中,有井、荥俞、经、合,以配金、水、木、火、土,是故阴井木而阳井金,阴荥火而阳荥水,阴俞土而阳俞木,阴经金而阳经火,阴合水而阳合土。经中有返本还元者,乃十二经出人之门也。阳经有原,遇俞穴并过之,阴经无原,以俞穴即代之。是以甲出丘墟.乙太冲之例。又按《千金》云:六阴经亦有原穴,乙中都,丁通里,己公孙,辛列缺癸水泉,包络内关是也。故阳日气先行,而血后随也。阴口血先行,而气后随也。得时为之开,失时为之阖。阳于注腑,甲、丙、戊、庚、壬而重见者气纳于三焦;阴干 注脏,乙、丁、己、辛癸而重见者,血纳包络。如甲日甲戌时,以开胆井,至戊寅时正当胃俞,而又并过胆原,重见甲申时,气纳三焦,荥穴属水,甲属术,是以水生木,谓甲合还元化本。又如乙日乙酉时,以开肝井,至己丑时当脾之俞,并过肝原重见乙未时,血纳包络荥穴属火,乙属木,是以本生火也。余仿此。俱以子午相生.阴阳相济也。阳日无阴时,阴日无阳时,故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也。何谓甲与己合?曰:中央戊已属土,畏东方方甲乙之木所克,戊乃阳为兄,己属阴为妹,戊兄遂将已妹,嫁与木家,与甲为妻,庶得阴阳和合,而不相伤,所以甲与己合。余皆然。子午之法,尽于此矣。

三、“子午流注”理论实践的重要性

养生中国|十二时辰、子午流注与“天人合一”

任何实践没有理论依据,都会显现盲从;而任何理论没有实践作为依据,都会显现难以传承下去。而古人的生产实践与日积月累,在反复的实践中总结出经验,又以取类比象的“天人合一”观来阐述,天地与人之脏腑的阴阳运行相和,从而产生了以经验累积形成的传承文化,而应用于养生与医疗中的自养自调和调人、医人的医疗养生中,可实现随心应手、简便易行的养生文化普及。这不仅体现了中华特有的医学文化理论体系,更体现华夏先民全息的“天人合一”观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子午流注”犹如一个人体生理周期表,是人体“小宇宙”的全息图示。关注人体健康,从关注人体生理周期开始,不但从医者要懂、要研究,每一个人、每一个关心自身健康的百姓都应该要了解。一可作为养生知识,为己所用;二可继承文化,避免遗落。记得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在过去农村的小孩子都知道,可今天,人们相继搬入城镇,远离自然,远离了耕作的生活,渐渐地,它被人类遗落和遗忘。在传统医学中很多宝贵的文化真的是老祖宗、前辈们毕生的经验总结和历代艰辛的传承而遗留下来的,“古人言不我欺”,如果我的持有怀疑,视为糟粕,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同时更是对祖先极度的不尊重。坚船利炮自家有,为何还要他处寻?中华传统养生文化博大精深、至微至精,神之又神,实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华夏子孙有责任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实现传统医学服务全人类健康的目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养生中国|十二时辰、子午流注与“天人合一”

热门标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收藏 推荐 打印 | 作者:ldh | 阅读:
姓名:
评价:
最新评论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申请加入- 用户投稿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