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网 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 注册会员| 登录本站 中国健康网
热门搜索:
首页 > 亚 健康 > 正文
更多

走出心理亚健康,总共分四步

2019-12-05 来源:未知 编辑::ldh 阅读

【一篇旧文,感觉还有些价值,拿出来给大家分享】

内容提要:近年来,媒体人的心理亚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媒体人肩负的责任重大,媒体人的心理健康水准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全社会的心理健康水平。笔者以为,了解情绪、学会放松、坚持健身乃至参加心理健康培训,是提升媒体人心理健康水平不可或缺的四个步骤。

关键词:媒体人 心理亚健康 情绪管理 内啡肽

近年来,媒体人的心理亚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2008年,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国内最大的体检机构提交的报告称,传媒人将比普通人群提前10年进入亚健康状态,这除了与超长时间工作、睡眠严重不足、体育锻炼过少、膳食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有关外,身心压力过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2014年上半年,业内又传出多起媒体从业人员的自杀事件。如何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构筑起媒体人心理健康的坚固城墙,作为一名兼具社会学和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媒体人,笔者以为,了解情绪、学会放松、坚持健身乃至参加心理健康培训,是提升媒体人心理健康水平不可或缺的四个步骤。

一、认识自己,从情绪开始

“人啊,认识你自己。”这是镌刻在古希腊特尔斐神庙前的石碑上一句象征人类最高智慧的神谕。这句带有浓厚哲学色彩的话,放在心理健康方面其实也非常合适。现在的中国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期,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随时考验着媒体人的神经,加上量化考核带来的体制性压力,媒体人如果没有足够的情绪觉察能力,是很容易陷入抑郁、焦虑等情绪状态中的。如果有人说现在一些媒体人选择自杀之路是因为“想不开”,那其实是一种隔靴搔痒般的误解——自杀者实际上根本不是思想上想不开,而很可能是陷入自杀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常规的思想教育手段此时可能无济于事,由专业人员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才是正道。

遗憾的是,国内现行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心理健康基本上是空白,对情绪管理的教育也是少之又少,导致大多数人遇到情绪困扰久久不能释怀,甚至影响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笔者在高三下学期开始自学《社会心理学》的大学教材(1992年),那时才算是有了心理健康知识的最初启蒙。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时曾面临就业、升学等重重压力造成的严重焦虑,然而直到8年后的2005年,我才明确意识到:那种心悬在半空中,或者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惶惶不可终日的心境,可以被准确地叫作“焦虑”。

笔者在2005年参加过意象对话技术的初级班,这种由朱建军教授等人原创的心理治疗技术融合了催眠和释梦技术,整合了荣格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在情绪觉察等方面有独到之处。讲课中,朱教授带领大家做情绪体验,让我至今难忘。他把人们最为常见的愤怒情绪作为实例,让大家在适度放松后各自找一件过去曾让自己特别愤怒的事,回到当时的情境,体会当时的愤怒情绪;然后想像这种情绪逐渐往上升,直到从头顶上“送”出去。做完这个练习后稍做调整再回到清醒状态中来。类似的方法可以同样用于体验焦虑、抑郁、惊恐等情绪。

情绪管理的技巧有很多,积极想像法(Active Imagination)是其中一种。可以在空闲时间找个不受打扰的安静地方坐下来,以闭目养神的姿态坐好,然后在头脑中回忆过去一些令人愉快的事,画面越清晰越好,最好是能够体会到当时自己的心境和情绪。在喜悦或成功的情绪中,让自己的身心同时得到调整。

二、调整自己,从放松开始

现在的社会,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都非常快,令人目不暇接的各种突发事件是造成媒体人焦虑和抑郁的重要压力源之一。快节奏容易带来身体的紧张和神经的紧张,继而造成情绪和心理的紧张。可惜,多数媒体人包括笔者在内大都已经适应了新闻工作的各种“快”:反应要快、思维要快、打字要快、交稿要快……,恰恰忘了在下班之后怎么才能让自己“慢”下来。这时夸张一点说,“慢”几乎已成为一种奢侈品。此时,学会放松自己,让身心得到及时的休息和调整,就成为现代人获得健康生活的一种“必杀技”。

放松从哪里开始?笔者的体会是,从放松自己的肌肉开始——准确点说,是自己从头到脚的骨骼肌,这些受自己主观意志调控的肌肉最容易放松,然后再进一步让整个身心完全放松下来。笔者1995年在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孙时进教授主讲的《社会心理学》课时,曾亲身体会到了“催眠术”的神奇。记得当时是孙教授用极平和的语调引导大家逐渐放松身上各部位的肌肉,大约20分钟左右,笔者完全放松后被幸运地选作“人桥实验”的被试,整个身体绷得像一块“木头”一样挺直,肩膀和脚分别被放在两张桌子上,腹部完全可以承受一个成年人的体重。而现在,孙教授已经可以做到在一分钟内让被试进入催眠状态,2014年9月在浙江奉化的“奉心而化——心理学与弥勒文化的整合”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的现场他就有过这样神奇的展示。

走出心理亚健康,总共分四步图片来源:开心_Sandy绝情谷_新浪博客

顺便解释一下,所谓的“催眠术”并非让人沉睡,而是使人进入一种特别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的特殊意识状态。现在社会上流行着各种各样的催眠术,但如果希望接受催眠治疗最好还是去正规的综合性医院心理门诊。

如果觉得催眠术离自己的生活太远,平时要让自己放松可以采用“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 (progressive relaxation training)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找一个安静的场所,先使肌肉紧张,保持5至7秒,注意肌肉紧张时所产生的感觉。紧接着很快地使紧张的肌肉彻底放松,并细心体察放松时肌肉有什么感觉。每部分肌肉一张一弛做两遍,然后对那些感到未彻底放松的肌肉,依照上述方法再行训练。当使一部分肌肉进行一张一弛的训练时,尽量使其它肌肉保持放松。渐进式放松训练因为肌肉一张一弛有对比感, 学习和掌握比较容易,不过耗时较长,需要在合适的时间段进行。渐进式放松训练可以消除人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紧张状态,使普通人提高健康水平,还可作为治疗心理疾患的辅助手段。

三、提升自己,从健身开始

媒体人从事的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兼具的工作,能量消耗较大,也特别需要身、心两方面的调整。有意思的是,适度的体育健身活动可以让身体疲劳,同时能够释放心理压力,改变身体和心理方面的紧张状态。清华大学第一任体育系主任马约翰教授曾培养出了钱伟长这样的著名学者,他有句名言——“体育是培养优秀公民最有趣、最有效和最适当的方法。”以笔者的亲身经历来看,此言非虚。

国内一家知名地产企业的前高管毛大庆对于自己跑马拉松的经验总结得比较独特——“学会跑得慢,才能跑得长。”体育锻炼最讲究的“要诀”就是循序渐进,以自己身体感觉最舒服的速度去跑步,二三十分钟后你就会有种别样的感受,那是只有坚持有氧运动的人才能享受到的“快乐激素”——内啡肽,它能让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甚至可以帮助人排遣压力和不快。所谓的“运动减压法”,奥秘全在于此。体育,往往是最有效也最有趣的减压器。笔者在今年采访了参加香港100公里越野赛的宁波运动员后欣然加入长跑队伍,5月启用“咕咚运动”手机APP后一发而不可收,七、八、九三个月分别完成跑量101、133和155公里,整个人由内而外发生了很大变化,以至于有同行戏称“你皮肤都比以前细腻多了”。

关于体育锻炼,近期有一个令人扼腕的事例:国内某知名都市报的新任副总编自杀身亡,同事反映,他因为忙碌不怎么锻炼;而作为同事的该报总编辑却恰恰相反,他会忙中抽空锻炼,比如跑马拉松。如今两人阴阳两隔,两相对照,令人唏嘘。

在知识界、文化界,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从上世纪80年代的蒋筑英、罗健夫等人英年早逝,到如今的国内媒体界频频有人自杀,不禁让人反思我们的教育体系在身体教育方面的缺失。在奥运金牌层出不穷的同时,如何培养国民伴随终生的运动习惯,让体育健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使全民健身不再停留在口号层面,仍然有大量工作等待人们去做。

四、超越自己,从培训开始

要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不可缺少。除了自己看《心灵鸡汤》这样的书之外,参加一些正规的心理健康培训,是增强自我认知,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提升媒体人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方法。

孙时进教授在上海的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中接触了很多学员,其中真正想把心理咨询作为自己将来职业目标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大多数人只是想把心理咨询培训中学到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运用到自己的日常人际交往中去。比如,心理咨询技术中的“无条件接纳”,“共感”等等,都能有效地提高人们的交往能力,使沟通更加顺利,改善人际关系。所谓“无条件接纳”,就是说对来访者诉说的内容和提到的问题,无论有多么与众不同,咨询师都要予以完全的接纳和包容。而所谓“共感”,是指要设身处地地从来访者自身的标准去体会其内心感受,领悟其思想、观念、态度和感情,达到对来访者处境的准确理解。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做到这样,那么就能非常好地改善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赢得更多的人缘。类似的一些心理学技术,可以在各地的心理咨询师培训班上学到。

近两年,笔者在奉化参加“弥勒文化与心理学”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时了解到,其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弥勒文化中也蕴含着很多中国古人的生活智慧。例如布袋和尚(弥勒菩萨的化身)的插秧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方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了解这样的传统文化,对于调整自己的心理认知极具启示意义,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认知疗法”。现在的人太容易陷入心理失衡,经常读读弥勒文化或者禅宗心理学的书,或许真能找到解脱之道。

走出心理亚健康,总共分四步

参考文献

1、《中国媒体人亚健康率超常高》,2014年5月16日,来源:法制网

2、《毛大庆:学会跑得慢,才能跑得长》,新浪微博@环球企业家杂志

热门标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收藏 推荐 打印 | 作者:ldh | 阅读:
姓名:
评价:
最新评论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申请加入- 用户投稿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