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网 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 注册会员| 登录本站 中国健康网
热门搜索: 高血压 原发性
更多

胡国恒教授治疗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晕痛的经验

2020-06-28 来源:未知 编辑::ldh 阅读

原发性高血压(EH, essential hypertension)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血压升高为特点的慢性疾病,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15岁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33.0%,高血压居于前10位的常见慢性病的首位。高血压会引起机体的代谢紊乱,并能成为脑卒中、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医根据其症状表现,将EH归属于“眩晕”、“头痛”等病。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胡国恒教授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攻中西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对中青年EH的治疗提出了独特的临证思想,兹介绍其经验如下。

1.疾病认识

1.1痰浊瘀毒为病理因素

国内研究发现:重口味、肥胖、高盐饮食、抽烟、饮酒为中青年高血压的主要后天性危险因素。胡教授经过分析认为,肥甘厚味、高盐饮食、饮酒无度尤能伤脾碍胃,在EH的发病中为害有三:一致痰湿内生,气血败坏。脾胃居中焦,主司仓廪运化。肥甘厚味,酒食不节,易使中焦失运,则痰浊积郁,气血为害。《景岳全书·痰饮》言:“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而痰涎本皆血气;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二致脏气失衡,气血逆乱。《脾胃论》中道:“脾胃一伤,五乱互作”,《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言:“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指出五味调和在人体摄生的重要性,并罗列了五脏脏气失衡的病症表现。三致浊阴入血,血脉凝涩。《素问·经脉别论》谓:“脾气散精……下输膀胱”,《灵枢·营卫生会》言:“中焦……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酒食肥厚等入于中焦,则清浊难分,浊阴并入以化血,血浊成瘀,则损害筋脉五脏。《素问·五藏生成篇》言:“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此五味之所合也”,这与现代医学血液内环境(如高钠血症)改变、动脉硬化等病理变化而形成的EH具有相似之处。此外烟毒乃EH发病的重要毒理因素,肺朝百脉,烟毒蓄结肺络,中青年若嗜烟日久,可致肺气不利,百脉瘀阻。综上,胡教授指出痰浊、瘀、毒为当代中青年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

1.2肝肾失调为发病关键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说明肝肾精气盛衰对机体成壮衰竭有决定作用。《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素节注类编》谓:“然三焦气化,本于肾元之阴阳,若肾元衰,则三焦无权,而脾胃因之升降不调,清浊淆混,则百病俱出”。胡教授据此提出:肝肾失调在中青年EH发病中起关键作用。从肾而言,景岳有论:“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肾气失衡,命火不振,为痰浊瘀毒积聚内陷的主要因素。薛立斋言:“肾经亏损,不能纳气归原而为晕,不能摄水归原而为痰,阳气内虚而麻痹”,因此肾气失衡在EH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从肝而论,《读医随笔》言:“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中青年木气渐衰,或因起居无节,肝失血养,致风木虚妄亢动;或因痰浊瘀毒内扰,肝气疏泄诸经不及则易郁,丹溪曰: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浊瘀壅塞,可致风眩头痛。结合来看,肾为水火之脏,肝则体阴用阳,肝子肾母,古谓“乙癸同源”,二者精气互根互用,精气盛衰相互影响。譬若今之湿地,水木丰茂则万物得养,水木枯竭则生态消亡。《医述》载:“肾水虚少,肝枯木动……而作眩晕”。


1.3血络形成为发病根本

仲景曾言:“千般疢难……一者,经络受邪……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到清代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说明络病在诸病的病机演变中占据重要地位。《灵枢悬解·血络论》谓:“血络,邪中于络,气阻而血壅者也”。相关资料显示颈椎病或≥1种慢性病在中青年EH的发病中作为独立因素不可忽略。胡教授指出中青年患慢性病、肥甘厚味或长期伏案,颈部经脉不畅,痰浊瘀毒积聚入血,则成血络,血络既成可致脏腑失养,气机逆乱,在中青年EH中则可表现出头部晕痛。《临证指南医案》言:“头为诸阳之会,与厥阴肝脉会于巅,诸阴寒邪不能上逆,为阳气窒塞,浊邪得以上据”。唐容川在《血证论》中道:“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故中青年EH中活血通络当贯穿始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收藏 推荐 打印 | 作者:ldh | 阅读:
姓名:
评价:
最新评论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申请加入- 用户投稿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