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网 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 注册会员| 登录本站 中国健康网
热门搜索: 脾胃 意识到
更多

中医松楠:顽固失眠的你,是否意识到是自己脾

2020-05-15 来源:未知 编辑::ldh 阅读

你是否属于这样一类失眠的患者,入睡困难,常常折腾到半夜2—3点才能睡着,喜欢俯卧或右侧卧,白天精神不振,浑身乏力疲惫,昏昏沉沉,食欲不振,餐后腹胀明显,反酸,打嗝、嗳气、排便异常,经常有口气,舌胖大边有齿痕,头发枯黄,掉头发明显,皮肤没有光泽,这种失眠是脾胃不和型失眠。长此以往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继而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还容易诱发高血压、神经衰弱,甚至造成猝死。目前失眠已成为除疼痛外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正日益成为威胁健康的一个重要杀手。

中医松楠:顽固失眠的你,是否意识到是自己脾

01 脾胃问题为什么会造成失眠,从中医角度该如何解释其病机?中医松楠:顽固失眠的你,是否意识到是自己脾

脾胃不和,气虚壅滞

我们知道,脾胃位于中焦之地,为后天之本,斡旋脏腑阴阳气机。如果恣食肥甘,食酒过度,酿痰生湿化热,胃肠气壅腑实,导致胃气失和而不得寐。人体营卫气都属于营养物质,来源于脾胃运化所产生的水谷精微。若脾胃功能失常,化生精微不足,则使营卫虚少,导致运行迟滞,可引发睡眠障碍。著名医家朱丹溪亦认为失眠者“必营血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李东垣在《脾胃论》中阐明失眠的根本病机为脾胃气虚,阴阳失调,阴火上冲,根本治疗”惟在调和脾胃”。

脾虚生痰,痰热上扰

脾弱不能正常运化,停滞胃家,成饮成痰,中脘之气窒塞不舒,阳明之脉,逆而不下,而不得卧。而脉数滑有力不眠者,中有宿食痰火。若因痰生热,壅遏于中,痰热上扰心神,则致失眠。胃气主降,若痰火阻滞则烦扰不寐。

肝木乘脾,肝脾不和

肝属木,主条达气机。肝疏泄正常,则气机升降出入有序,脾胃运化正常,气血调和,神魂安定。若外邪、情志等致病因素伤肝,则气机郁滞而不畅。肝郁及脾,会直接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则阴阳失调、痰湿积聚、心神失养等导致失眠。

中医松楠:顽固失眠的你,是否意识到是自己脾

02 中医辨证脾胃型失眠的六种类型,你具体属于哪一种?

脾胃气虚型失眠

明代著名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将“气虚”列为“不寐”原因之首。此类型临床表现除失眠外,多伴有形体消瘦,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嗳气,口淡纳差,或饥不欲食,舌边有齿痕,脉沉或缓。常用六君子汤加酸枣仁、黄芪治疗脾胃气虚型失眠,重点补益脾胃之气,升气血,安心神,既能恢复脾胃营卫气血的化生功能,又能使心神有所归舍。

心脾两虚型失眠

在大量的临床中,心脾两虚型失眠所占比例较高,这与现代人思虑过度,伤及心脾,耗损气血有密切关系。临床表现除失眠外,患者多伴面色萎黄不华,舌唇淡,健忘,自汗,疲倦乏力,头昏眼花,大便不调,舌淡、苔白,脉象细而无力等症状。常用养心汤或归脾汤合酸枣仁汤等化裁,健脾养胃而不壅滞,补益心脾而不滋腻、养心安神,使脾健而统血、生血之职得复,心神得养,夜寐得安。

胃阴不足型失眠

胃喜润而恶燥,热伤胃阴,致气阴两伤,虚燥内生,心神失养,则可致失眠。临床表现主要有失眠,烦燥、脘闷嘈杂,呕逆,饥而不能食,口渴,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燥而少,或舌面有裂纹,脉虚数等症。运用益胃汤合麦门冬汤加减治疗胃阴不足型失眠,使热邪得清,津液得复,脾胃调和,得以安眠。

中医松楠:顽固失眠的你,是否意识到是自己脾

饮食积滞型失眠

临床表现上此类失眠患者多有暴饮暴食情况,除失眠外,有胃腹胀满,嗳腐吞酸,大便不爽,或便秘,舌苔厚腻,脉滑等症。饮食积滞导致胃失和降,多与饮食失调、气机升降失常、胃火上逆有关,治宜和胃降逆,消食导滞,以保和丸合二陈平胃散为基础加减,若兼有腑气不通,大便秘结、腹胀甚者可用承气汤类方,泻其有余、调其虚实,共奏消食顺气、健脾养胃、安神定志之功,使气机得以调畅,则夜能成寐。

痰热内扰型失眠

脾虚生痰,进而化热,痰热内蕴,气机失和,胃气上逆影响心神,致夜寐不安。临床表现上,此类患者失眠多伴烦躁,胸闷呕恶,口中黏滞或口干,大便干,苔黄腻,脉滑或滑数。运用清痰抑火之法,用黄连温胆汤合栀子豉汤、涤痰汤治疗,黄连温胆汤清热和胃化痰,栀子豉汤清心泻火除烦,涤痰汤化痰燥湿使胃气和而湿气化,心气敛而清窍开,阴阳有秘,开阖有度,和胃安神之功。

肝脾不和型失眠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情志不畅,忧思忿郁,则肝气不舒。肝气郁久,容易乘脾,横犯于胃,且易化火。临床表现上此类失眠患者除伴有多梦,心烦不宁,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两胁胀满,不思饮食等症外,多兼有反酸,口苦,脉弦数的表现。多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珍珠母汤加味治疗,治以疏肝泻热,清肝和胃,佐以安神宁心,以疏肝顺气安神,使阴阳相交。

中医松楠:顽固失眠的你,是否意识到是自己脾

失眠的发病与脾胃功能失常密切相关,从脾胃辨证论治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在诊治过程中,需要根据临床复杂的症情产生的不同病机变化对证选方用药,经临床验证,疗效显著。治法上以“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为基本原则,使脾胃调和,气血和顺,营卫运行复序,使患者睡眠质量得以改善。

我是中医松楠,专注中医临床,热衷中医文化,原创中医健康文章,欢迎关注我,给我点赞。

热门标签:脾胃(61)意识到(1)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收藏 推荐 打印 | 作者:ldh | 阅读:
姓名:
评价:
最新评论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申请加入- 用户投稿

Power by DedeCms